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古今中外的婚姻都讲究“门当户对”,它是指家庭背景和社会地位相近的人结婚。现代社会中,教育既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个人的家庭背景,更是一个人的收入和职业的重要决定因素,因此,“门当户对”的一个表现就是夫妻之间教育水平的正相关性:高教育水平与高教育水平的人结婚,而对于低教育水平的人,要么出于个人偏好,要么由于别无选择,他们倾向于与低教育水平的人结婚。

在过去二三十年中,中国在教育水平方面的门当户对现象是增强了还是减弱了呢?我们可以通过实际的数据来一睹这一变化。如果可以在数据中观察到每对夫妻的教育水平,我们就可以计算夫妻教育水平相同的婚姻在所有婚姻中的比例。不过,这个比例还不足以表明门当户对的程度,因为即便是随机配对的婚姻,也会有一部分的婚姻中夫妻的教育水平相同。而我们正是用这两者的比例,来反映婚姻的门当户对。

2005年为例,在当年的全国1%人口抽样调查中,如果我们把教育水平分为四类(小学及以下、初中、高中、大学及以上),有60.4%的夫妻教育水平相同。而如果男性和女性随机匹配,我们可以根据教育水平分布,计算夫妻教育水平相同的比例为32.7%。两个比例相除,得到1.85。这就是我们衡量婚姻匹配的指标之一。这个指标大于1,我们称婚姻市场是正向匹配。我们也用同样的方法计算了1990年的比值,为1.44。显然,从1990年到2005年,就教育水平而言,婚姻的“门当户对”程度加深了。

如果只看城市地区,我们有更长时间段的连续数据可供使用,因此可以考察婚姻匹配更为连续的变化趋势。下图中的柱状图表明,我国城镇地区的婚姻匹配程度加强了,而且这种加强主要发生在进入21世纪之后(图中的traceratio就是我们衡量的婚姻匹配的指标)。

 

为什么教育上门当户对的程度加深了呢?首先一个可能的解释是,男性和女性的相对教育水平发生了变化。历史上,女性的教育水平显著低于男性,这导致高教育水平的男性与低教育水平女性结婚的现象较为普遍。而随着女性教育水平的提高,高教育水平男性更容易找到相同教育水平的女性。我们的研究表明,这确实是观察到婚姻教育匹配上升的重要原因。

但是,我们的研究同时表明,即便没有教育水平的变化,包括女性教育水平的相对上升,婚姻教育匹配的程度也会上升。这仍然不难理解。因为教育回报率(高教育水平相对于低教育水平的收入增加)自上世纪90年代以来已经大幅上升。对于女性而言,“上嫁”的趋势一致存在,而教育回报率的上升使她们有更强的激励寻找高教育水平的男性。对于男性而言,寻找高教育水平女性的回报也变高了——她们不仅可以提高家庭收入,而且在养育子女等方面也表现更好。与此同时,城市化、信息技术以及婚姻市场的发展也可能使得婚姻的匹配更有效率了。不过需要指出的是,虽然这些解释听上去有道理,但是更加确切的结论还有待进一步的研究。

教育上门当户对的程度加强会产生什么后果?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收入差距。因为教育会影响收入,而正向匹配程度上升则意味着人力资本在家庭间的分布更不均匀。然而我们的测算表明,单就婚姻的教育匹配方式而言,它的变化对于收入差距的影响是很小的。一个可能的原因是,教育匹配方式本身的变化还没有大到能显著影响收入差距的程度。另一个可能的原因则是,在教育的匹配性上升的同时,婚姻在其他方面(比如户籍)的匹配性减弱了。

尽管如此,中国的婚姻在教育上“门当户对”的程度加深可能在其他方面对中国社会产生深远的影响,包括代际流动和迁移。这些都是有待于进一步研究的课题。

(聂海峰、邢春冰,“Education Expansion, Assortative Marriage, and Income Inequality in China,” China Economic Review, 2019, 55: 37-51.)

话题:



0

推荐

邢春冰

邢春冰

30篇文章 1年前更新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 工资与收入分配中心主任,德国劳动经济学研究所(IZA)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本、收入分配、移民与城镇化、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微观计量应用。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