伴随着大学扩招,近年来我国接受过高等教育的劳动力数量快速增加。2020年,我国普通本专科毕业生的数量达到了797.2万人。大学毕业生就业地点的选择影响着不同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进而影响地区之间的社会经济发展差距。考虑到人力资本对地区经济发展的重要性,各地政府出台了许多措施来吸引大学毕业生到本地就业。除了降低大学毕业生落户门槛、为大学毕业生提供住房补贴等措施外,一些地方政府也通过发展高等教育以及鼓励大学毕业生留在就学地区就业来提高本地区的人力资本水平。这些政策能否起到提升本地人力资本水平的作用,取决于大学毕业生就业地点的选择。
我与西南财经大学黄勔副教授和北京大学崔小勇副教授合作撰写的“Does College Location Affect the Location Choice of New College Graduates in China?”考察了大学就学地点对毕业生工作地点选择的影响。该文2022年5月份发表于China & World Economy第3卷第3期。
无论是从日常的观察还是一般的统计数据中都不难发现,有相当比例的大学毕业生选择在其读大学的城市工作。但是,这一现象并不直接支持大学地点显著影响毕业生就业地点选择这一结论。首先,很多大学生基于对城市的固有偏好来选择学习和工作的城市,他们也会根据未来就业地点的偏好来选择相应的大学。其次,也有一些学生在其来源省份内部读书,选择在接受高等教育的城市工作很可能只是反映了他们的“家乡偏好”。
为了分离出大学地点对大学毕业生就业地点选择的影响,本文构造了一个就业地点选择的离散模型,该模型:(1)可以区分就学地和学生来源地的影响;(2)允许大学毕业生对不可观测的城市特征存在异质性偏好;(3)解决了居住成本的内生性问题。本文基于北京大学教育经济研究所收集的大学毕业生调查数据进行模型估计,实证结果表明,在考虑了毕业生来源地、大学生对城市特征的异质性偏好、居住成本以及其他常规控制变量(如城市的人均GDP和平均工资水平)后,在一个城市读大学能显著提高毕业生留在该地就业的概率。
本文进一步针对不同人群模拟了在不同城市读大学对于毕业生选择在该城市就业的概率的影响。结果显示出很强的异质性:一方面,不同城市的大学教育对于提升该地区人力资本水平的作用差别很大。比如,相对于在其他地区,在广州、上海、成都、杭州等城市读大学能够使毕业生留在这些城市的概率提高40个百分点以上;而在兰州(模拟效应排名中的中位数城市)就学,使得毕业生留在该城市的概率增加4.5个百分点;还有一些城市,提供大学教育对吸引大学毕业生的影响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另一方面,不同类型的大学生受其大学就学地点影响的程度也不相同。高质量大学(如211大学)毕业生受其就学地点的影响相对较小。女性、非独生子女、来自农村地区的大学毕业生更倾向于选择留在就读大学的城市。这些结果表明,通过发展高等教育来提升本地人力资本水平的做法在不同地区的适用性差别很大。地方政府需要结合本地的经济实力和社会经济发展状况,来制定相应的政策。高等教育发展类型的选择也要结合本地的实际情况。
为什么就学地点能够改变大学毕业生的就业地点?本文也给出了相应的分析。研究发现,本地实习机会是促使毕业生留在就学地工作的重要原因。从工作搜寻的过程来看,最终留在大学就学城市工作的学生能够更频繁地通过中介机构、书面广告、招聘会、互联网等方式获取工作机会信息,他们为了获取工作机会所需要的工作申请和面试的次数更少。从就业结果来看,留在大学就学地点就业的学生更有可能在民营的高科技部门就业。留在本地工作的毕业生所能接受的最低起薪更低,但在工作满意度和匹配质量方面,与选择其他工作地点的毕业生没有显著差异。这些结果意味着,在就学地找工作的成本显著低于到其他地方找工作;而且在就学地工作也为毕业生节省了迁移成本。
除了大学就学地点的影响外,本研究也发现大学毕业生有很强的倾向返回生源地就业;经济发展状况好的地区会吸引毕业生选择前往就业;但区域的高房价会阻碍大学毕业生将其选择为工作地点。这些结果对于我们理解人力资本的地区分布及其演变有着非常重要的意义,同时也可以为地方政府制定提升本地人力资本水平的政策提供借鉴。此外,本文的研究结果显然对家长们为孩子填报志愿也有一定参考价值。
Huang, M., C. B. Xing and X. Y. Cui, 2022, “Does college location affect the location choice of new college graduates in China?” China & World Economy, Vol. 30, No. 3, pp. 135–60.
0
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