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新传媒 财新传媒

阅读:0
听报道

每年的五六月份,即将开启新征程的本科毕业生们需要闯过大学阶段的最后一关:论文答辩。对于很多学生来说,撰写论文和参加答辩,是个煎熬的过程。而对于大学老师,他们也将在指导学生论文和参加学生答辩上花费掉很多时间。很多质量低劣甚至抄袭代写来的论文更是让他们崩溃。

于是,就有了本科毕业论文的存废之争。

在这场争论中,双方自然都有各自的理由。遗憾的是,很少见到有人用经济学的理论来思考这个问题。实际上,一个经济系的学生可以很容易发现,简单的经济学理论分析起这个问题来是非常有力的。

而这个分析的起点,是把学生写论文看作是一个生产的过程——就像农民在田里种庄稼、工人在工厂里生产产品一样。

本科生写论文确实是一个由投入到产出的过程。就单篇论文而言,投入是一个学生自身的能力、时间和精力、他的指导老师的时间和精力以及图书馆提供的服务等等;产出则是学生的论文。这些投入数量的高低,决定了论文的质量。而针对整个高等教育体系,我们可以像宏观经济学家用一个总体生产函数来分析GDP一样,用一个毕业论文的总体生产函数来描述生产学位论文的过程。在这个生产函数中,产出是总论文数量(质量不变),投入是学生和教师所花费的总时间和精力以及学校所提供的其他服务。

作为一个被普遍接受的规律,生产(和生产函数)通常是边际产出递减的。它是指,如果其他投入的要素数量不变,只是增加一种要素的数量,产出的增加幅度(即边际产出)会不断下降。比如,在一块(面积不变的)土地上不断的投入人手,每个增加的劳动力带来的产量的增加会不断减少。其背后的机制不难理解:随着人数的增加,每个劳动力所能使用的资源数量会减少。因此,不仅新增加的劳动力的产出下降,其他劳动力的产量也随之减少了。其结果就是,农作物产量并没有随劳动力的数量而成比例增加。不光是农业,大多数的生产过程在达到一定阶段后,都服从边际产出递减的规律。

而这个规律也正在作用于本科学位论文的“生产”上。就中国的高等教育而言,过去20年中的一个基本事实便是“扩招”。伴随着大规模的扩招,我们可以假定学生的投入成比例增加——每增加一个学生,与学生相关的投入也大致成比例增加了。但是,其他生产投入——特别是老师——的数量并没有随之提高。从图1可以看出,19902016年,中国高等教育的毕业生数量增长了将近11倍,而专任教师的数量只增长了3倍多。这就有点像劳动力的数量增加了3倍,而土地的数量没有变一样。边际产出递减规律告诉我们,相同质量的论文不会增加相同的幅度。

事实上,一些其他的事实和经济规律可能让论文生产的边际产出递减表现得更加严重。首先,学生的能力千差万别。随着大规模的扩招,擅长写论文和有志于从事研究的学生数量不可能成比例增加。更可能的情况是,因为扩招而进大学的学生并不适合撰写论文。即便是其他投入——如教师的数量——按照相同的比例增加,也很难保证相同质量的论文同样增加。

其次,教师和学生是相互影响的。当学生数量大幅增加而教师数量增长缓慢时,学生所能得到的老师的指导也随之减少。而面对老师指导的下降,学生的最优决策也是减少投入。但需要指出的是,高校老师并没有因此而变得更加轻松。相反,虽然他们在每个学生身上所花的精力减少,但是由于要辅导更多的学生,因此实际上变得更加辛苦了。由此又带来了另外一个后果:对学生写毕业论文的要求,对高校老师的其他“生产活动”(比如,科研和社会服务)带来了不利影响。因此,并不是高校老师为了科研而荒废了教书育人的“主业”,而更有可能是很多无意义低效率的“主业”挤占了科研的时间和精力。

遗憾的是,我们对于本科生都要写毕业论文的要求,似乎忽略了这些重要的事实和基本的规律。从这个角度讲,我们今天所见到的低劣的本科论文以及抄袭代写等各种乱象,是不切实际的要求带来的后果。

更为合理的做法应该是给学生和学校更多的自主权,写论文和不写论文的学生得到区别对待。但在现有的管理模式下,可能吗?

话题:



0

推荐

邢春冰

邢春冰

30篇文章 1年前更新

北京师范大学经济与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 工资与收入分配中心主任,德国劳动经济学研究所(IZA)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人力资本、收入分配、移民与城镇化、城市与区域经济学、微观计量应用。

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