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下关于地摊儿经济的争论,虽有疫情冲击为背景,但实际上仍是不同城市发展理念之间的冲撞,是几年前关于街边店、露天菜市场、批发市场的争论的延续。于是,找出一篇旧文,贴在这里。
***
中国的城市中,很多临街老住宅楼的底层被用作商业。这些一楼的小店铺往往就是一户居民楼,把朝向路边的窗户或墙打掉,就成为一道门,向外营业,可以是小杂货店、装修公司、理发店、水果店、花店、服装店、房屋中介、小餐馆,等等。这样的店铺到底有多少?经济规模和就业量有多大?不得而知。
如今在北京,这些小店都面临被封堵的命运。街边拉起的条幅是说要治理拆墙打洞,消除安全隐患。很多人更倾向于相信,这些措施意在控制人口规模。因为很多街边店都是“外地人”在经营。而且这些街边店很多时候确实不够高大上不符合首都功能定位。同时被关停的还有一些菜市场,服装批发市场等等。
这些举措不受一些经济学家待见。拆墙打洞、街边开店怎么了?这就是市场,是增进我们福利的机制。不过,我们批评这些举措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一些东西。拆街边店之所以可以实施,得到了一些人的支持,除了那些无关自身利益痛痒的人之外,也许主要是街边店楼上的住户。他们之所以会支持这样的政策,是因为街边店给楼上居民带来的负外部性,主要是环境卫生和安全。它们对楼上居民造成了影响,却从来没有向他们付过钱。店主和业主签合同交租金的时候可不考虑其他人。
这也是我要把街边店与购物广场(shopping malls)做对比的原因。因为一个成功的购物广场可以将外部性内部化,为广场中的各方提供恰当的激励。比如,那些大型超市和品牌店就因其能带来客流而被收取较少的租金,而那些享受这种外部性的店铺就要缴更高的租金。另一方面,为了激励mall中的店铺认真经营(这对其他商家也是好事),合同往往采取固定租金的方式:缴完租金经营越好赚的越多。那么,谁来为开发商提供激励呢?很多时候,开发商除了向不同的企业收取不同水平的固定租金,还会从店铺的收入中分得一部分。这样它自然有激励把mall经营好。这些激励的安排与协调在零星的街边店中是很难见到的。
一个城市在很大程度上像一个购物广场,是一个充满大量正、负外部性的地方。负外部性的例子中被讨论较多的是交通拥堵和污染,但是由于经济发展水平和受教育水平较低以及管理缺位等原因,负的外部性实际上广泛存在于日常和公共生活中。这些负外部性对人们生活构成的影响决定了一些公共政策,如关闭街边店,的“群众基础”。
但是城市的管理者封死街边小店的做法过于简单任性了。他们应该像购物广场的开发商一样,考虑外部性,同时为其中各方提供相应的激励。诚然,政府部门去完成这样的任务既缺乏相应的知识、信息,也缺乏相关的人力物力。但是一旦这方面的观念形成了,就可以朝这个方向努力,想出好的点子来。一些基础性的工作是必不可少的。比如成立楼内居民的委员会,或通过社区居委会来代表居民的意见。一层居民楼开店铺要经过居委会同意,而居委会则要考虑所有居民的利益。
也许有人会说,我上面的讨论完全是不着边际。关闭街边店是为了控制人口规模,与外部性和激励没啥关系。然而,控制人口的政策之所以得以实施,一个重要原因是大多数人都觉得“北京人~太~~多了。”这种观念的产生来源于我们日程生活中遭受的负外部性。一个智慧的城市管理就是要减少负的外部性,鼓励正的外部性。这不应该通过减少人口来解决,因为由此带来的正外部性减少也许更厉害。智慧的城市管理当然不是轻而易举的事。
0
推荐